第十次党代会之后,学校一直秉持文化引领的理念。大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石大精神文化予以传承,对校园文化载体进行创新,把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出来。培育出既体现历史内涵,又展现时代风格,还能彰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建成了一批校园文化景观,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收获了众多优秀的校园文化成果。通过这些举措,全面提升了学校的软实力,持续增强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文化建设来引领学校的和谐发展。
统筹规划 加强校园文化顶层设计
第十次党代会之后,学校党委对文化建设极为重视。把提高文化软实力当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安排与规划。在组织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专门设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项经费。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升给予了保障。
2009 年学校为进一步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对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人员构成进行了调整。校党委书记刘珂亲自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王勇以及副校长刘华东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院系主要领导担任委员。这样就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格局,加强了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提供了组织保障。
学校在进行了广泛调研之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学校首次以党委文件的形式,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规划部署。《意见》涵盖了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工作和管理实施等方面,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总纲领以及制度保障。
学校大力推行章程建设。2015 年 3 月,教育部核准通过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章程》。该章程对学校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进行了总结。它是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标志。它是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它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引领。它是学校制度文化的重要体现。
为切实掌握学校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增强大学精神在广大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以便科学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学校深入开展了学校文化和软实力建设调研,最终形成了《中国石油大学文化与软实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该报告获得了 2011 年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
全面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
第十次党代会之后,学校将重点建设青岛校区校园文化。以“传承+创新”为原则,秉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理念,进行统筹规划并精心培育。如今,青岛校区已完成从基础建设向校园文化建设的转变,初步达成了校园的“绿化、美化、文化”目标。
传承与弘扬石大文化。为达成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石大文化的目的,借助校史研究这一途径,编辑并出版校园文化丛书,对石大文化和精神进行重新梳理以及深刻阐释,进而丰富了石大精神文化的内涵。借助 60 周年校庆这一契机,仔细地总结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办学经验,对学校文化展开总结梳理工作,重新提炼石大精神。经过广泛征集以及认真研讨之后,凝练出具备石油传统精神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石大精神”,其表述为:“求真务实,创新图强”。在 2014 年,将其提交给第十届三次教代会并获得通过。出版了 60 年校庆系列丛书的音像出版物,还出版了《中国石油大学报》创刊 60 周年丛书等文化作品。其中有 4 项成果获得了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优秀成果奖,并且分别获得了该奖项三大类别的一等奖。
完成校园绿化工程。青岛校区进行环境建设,以园林景观作为载体,全面着力于校园绿化美化工程,构建出“一轴五园一山”的校园景观格局。其中,一轴是学校文化景观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以光华大道作为中轴线,向四周辐射校名、校训、光华大道、杨光华先生塑像、创造太阳雕塑、子元广场、图书馆等文化子元素,从而形成校园的文化轴线。五园指的是学校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其中包含求索园、畅想园、荟萃园、青年园、枣园。这五园在学校的教学区、宿舍区、文体活动区进行了合理分布。一山是小黄山,从 2012 年开始规划建设,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它是体现当地生态特色的标志性园林景观。五园一山环境优美。它成为了师生休读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还成为了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这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功能布局,同时也提升了校园环境品质。
学校制作了一批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位于一轴五园之中。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学校通过制作这些文化景观,建好校园文化景观。还有石大校报展等。这些文化景观在校园各处根据不同的地点进行布置。它们美化了学校的环境,让学校的环境更加美丽。同时,也浓郁了学校的文化气息,使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并且,它们作为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体现了石油大学的精神文化传统。
完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陈列馆等。进一步丰富高水平学术文化讲座活动。更好地保障和满足石大人的文化需求,从而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图书馆完成了环境改造以及布局调整,并且进一步强化了阅读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建设。从 2012 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以“书香中国•石大阅读季”为主题的校园读书活动,以此营造出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2013 年,对校史陈列馆进行了改造和重新设计布展,将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出来,使其成为了培育师生爱校荣校情感的重要基地。为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与学术水平,学校特地邀请校外的著名人士到校进行报告。由此构建起了一个讲座体系,这个体系涵盖了各个学科,并且面向全体的师生员工。其中有邀请阮次山、李昌钰等社会知名专家的讲座系列;还有邀请著名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系列;以及大山、张炜等文化名人的文化讲座系列。与此同时,在学校内部形成了“博荟讲坛”“同心讲堂”“思创论坛”“文萃英华”等一系列的精品论坛和讲座。
举办系列“名师文化”建设活动,纪念并宣传对学校有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以此来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弘扬传承石大精神。成功举办了杨光华先生塑像的落成仪式以及杨光华办学思想研讨会活动;策划并组织了朱亚杰诞辰 100 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开展并推进了中国科协批准立项的“沈忠厚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设计并布展了南教楼院士墙;举办了“‘光辉——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教育工作者造像’大型人物肖像摄影展”,还策划出版了《光辉》画册;开展了“讲好石大故事,弘扬石大精神”的主题活动,以“厚重石大”栏目为基础,在校报、新闻网、广播台、微信微博等媒体陆续推出了“石大人物”“石大往事”“石大风物”等专栏,集中刊发展示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师生的风采以及文化内涵等系列报道,积极培育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引导全校师生自觉传承“爱校如家、为国加油”的文化基因。
创新网络文化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活动提升了我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塑造并传播了石大美丽新形象。推进石大易班建设,2015 年石大易班正式上线运行,它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合作共建高校,还获评首批“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2014 年成功举办了四届大学生传媒文化节,其中包括专题讲座、摄影大赛、配音大赛、微视频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传媒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制作并推出了宣传优秀校园网络作品,像《石光漫步》《石大镜界之 24 小时》《校徽带你游石大》《何以爱石大》等,这些作品被社会网络媒体广泛转载,并且受到了好评。
筹建胜华交响乐团,2013 年 7 月正式挂牌。这是学校党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举措。该乐团按双管编制建设,以文学院音乐系师生为主体,聘请著名指挥家徐学敏教授任音乐总监,由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冠名资助。胜华交响乐团自成立之后,给我校师生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了许多场音乐盛宴。这些音乐盛宴提升了师生的人文艺术素养,也打造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名片。
宣传引导 传播校园优秀文化成果
第十次党代会之后,学校重视对新闻宣传媒体的建设,构建起立体综合的传媒平台,以此提升学校文化的传播力度与影响范围;注重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塑造出学校优良的文化形象;积极对优秀文化成果进行总结,推出了诸多获奖成果。
加强新闻宣传媒体的建设工作,构建立体综合的传媒平台。在 2009 年,新闻中心将校报、新闻网、电视台以及广播台进行融合,从而建成了立体综合的传媒平台。几年来,各媒体协同运作机制逐步得到完善。《中国石油大学报》等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校报成为首批全国高校 55 家优秀校报之一。创造太阳网连续四届获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报网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创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微信、微博等传播平台,其遵循“服务师生,传播石大”的原则,能够及时有效地传播学校的动态以及校园生活。加强与社会高端媒体的合作,将学校重大改革举措和教学科研最新成果及时向社会进行宣传。平均每年有 300 多条新闻作品在中央电视台等校外媒体发表,也有在新华社等校外媒体发表,还有在《人民日报》等校外媒体发表,以及在《光明日报》等校外媒体发表,实现了“天天有报道、月月有主题、年年有头条”。
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以塑造学校良好的文化形象。对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使用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与推广。把校园重要建筑和人文景观进行整理并记录下来,编辑并出版石大风物志《荟萃》,做好校园历史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丰富具有石大特色的文化符号,加大对校徽、校色、校歌、校旗等重要文化符号的传播与管理力度,参与编写《百所高校校训、校徽、校歌汇编》,把校徽、校旗、校歌、校庆日纳入《章程》,使其制度化、规范化。设计制作学校特色的 PPT 模板,并充实到校园网内容中,供师生下载使用。加强对信封、手袋、日历、文化衫等学校纪念品和文化用品的设计与管理,把学校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把学校的历史元素融入其中,把学校的景观元素融入其中,突出石大的特色与文化价值。
加强优秀文化成果的总结,推出多项获奖成果。注重弘扬传统并突出特色,逐步形成了内涵丰富且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多项成果在全国、山东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2011 年,“领航工程”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成果获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012 年,“缤纷四季志愿石大”这一成果,通过弘扬志愿者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奉献意识,获得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 年,“科创论坛、科创沙龙”这一成果,启迪了青年的创新思维,营造了创新文化氛围,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二等奖,“青骢纵横”博士论坛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年,“荟萃——石大风物”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学术类优秀成果一等奖,60 正青春校庆专题片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声像类优秀成果一等奖,培育绿色校园文化,促进石大可持续发展这一成果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一等奖,新组建学院的文化整合与创新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学术类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 年,培育名师文化推进立德树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这一成果获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本文来自作者[xl131]投稿,不代表新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l131.com/jyan/202503-137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新福号的签约作者“xl131”!
希望本篇文章《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与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新福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文化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石大精神文化,创新校园文化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