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全面体现工作成绩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领导和上级部门了解掌握情况、用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够写出有思想、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
选“材”
选用“材”,即精心挑选素材。起草总结时,首要工作是广泛搜集材料,深入了解实际情况,牢牢掌握支撑论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丰富、准确且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手素材。
要坚持广泛收集。总结的素材来源较为多样,有的是从各个相关职能部门那里收集得到的,有的是通过工作调研挖掘而得的,有的是从各类文件、会议精神以及经验信息中摘取出来的。不管从何种渠道获取素材,都一定要力求全面,用全面的素材来全面地展示工作情况。
例如,在写年度工作总结时,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大领域的内容;在写党史学习教育总结时,不能忽视关键环节、重要步骤以及亮点工作。
要坚持去粗取精。需将海量素材进行合理且精细的归类整理,从其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素材。对于数据和事例要精心挑选,描述时要做到繁简适宜,有特色的素材可多运用一些,一般性的素材则需简明扼要,既不能只一味追求精练而舍弃重要内容,也不能只一味追求完整而过于全面。多数情况下,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会有不少成果。如果把这些成果都当作素材,就容易出现“哪一样都想说,可哪一样也说不透”的情况。只有从这些成果中挑选出最典型的素材,才能让他人眼前一亮。
加“料”
加“料”意味着进行加工润色以及提炼升华。一方面,要能够客观且准确地把握工作,绝对不能出现夸大或者失真的情况;另一方面,必须要进行适当的润色,提升工作的质量,避免将其记录成“流水账”。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工作情况如实进行表述,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所列举的事例以及数据必须是完全可靠且准确无误的,在必要的时候应当反复去核实和查对。
撰写述职报告并总结工作成绩时,需以翔实的事例和数据来予以支撑;在指出存在不足时,要进行客观剖析,做到直奔主题且一针见血。
要对材料进行把控、凝练和推敲。在内容上把控,在观点上凝练,在文字上推敲,将材料加工得更符合总结需求,让其更有“滋味”和“嚼劲”。使其既能体现上级精神,又能切合当地工作实际;既能源于实践,又能高于实践;既能引经据典,又有具体实例。最终让材料起到辅助决策的重要作用。
要做到“目标导向”。首先要准确把握总结的意义,明确为什么要进行总结,要向谁作总结,以及在什么场合作总结。然后紧紧围绕这一导向来加工材料,让总结能够更好地展现情况,并且能够回应关切。
撰写典型经验类总结时,要先准确领会上级精神,同时把握基层情况。接着,要紧紧聚焦问题及经验来加工材料,既要体现出政治站位,又要做到务实接地气,这样才能力争把总结写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
汇“总”
汇总就是要做到把细沙聚成高塔,让形与神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总结才能够站得住脚,从而能够达到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以及指导和推动下一步工作的目的。
研究透工作定位,把握准总结的方向,这就是“抓住主线”。对于一个领域的工作或者一个专项工作,要明确其干得怎么样,确定应给予的定位,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若起草者不能准确把握这些,就难以写出有水平的总结。
起草专项工作的总结时,需要对该项工作进行深入钻研。要弄明白其中的主流主线是什么,有哪些突出的成绩以及特色做法,同时也要明确存在哪些问题。之后才能进行总结。
组合构建以实现结构明晰和逻辑严密。将加工过的材料先分后总地有机组合,有条理、有重点地呈现工作成果。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把各方面、各部分紧密相连,像搭积木般“层层叠塔”。
总结某个地区的工作情况时,需以综合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运用逻辑语言的“线”将所有工作成果串联起来,以此体现出整体性的发展方向与特点,而非仅仅将材料进行简单堆砌。
要让总结具有“立体丰满”的特质,即让总结有血有肉,达到枝繁叶茂的效果。在总结成绩时,需将素材归纳并提炼为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切入,清晰地阐述是如何做的、效果究竟有多好以及经验为何值得总结;在总结问题时,要分类概括出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分析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明确经验教训是什么。这样有利于拓展总结的宽度,也为提出下一步措施打好基础。
善“结”
善“结”,即提炼出结论。这样能做到观点鲜明,且见解独到。点睛般的观点,体现了一份总结的深度、分量以及质量所在。
党代会、两会等报告在总结一个阶段的整体性工作时,必须做到总结全面且到位,能够精准地说到关键之处,展现出独特的特色。既要具备一定的高度,又要有足够的深度,而其水平具体就体现在能够“出思想”以及“出经验”上。
重进行分析。即通过各类信息去探寻问题的本质所在。在总结工作时,概述基本情况是有必要的,然而,良好的总结重点应当放在“分析”方面。倘若缺少透彻的分析,无论怎样耗费力气,都难以总结出亮点,也难以总结出经验。
每年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一年经济工作时会用到相关方法,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也会用到该方法。正所谓“鞭辟入里细推敲,入木三分见真功”,只有通过详细深入的分析来把握大局、洞悉形势,才能够亮明观点、指引方向。
得出结论。需从各类素材中不断体悟,获取新的启发,进而更深层次地归纳提炼出独特的体悟与认识,以观点带动材料,使材料为观点服务。通常而言,“出结论”在总结中是最耗费精力的环节,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反复推敲。
对于各类专题总结,在起草时要注重挖掘和剖析深层次的道理。只有在全面总结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写出规律性认识并得出深层次结论,这样的总结才称得上是有“含金量”的。
本文来自作者[xl131]投稿,不代表新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l131.com/jyan/202503-1351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新福号的签约作者“xl131”!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写出有思想有特色的工作总结:选材技巧与全面展示工作成果》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新福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工作总结既是全面体现工作成绩的主要方式,也是领导和上级部门了解掌握情况、用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掌握一定技巧,才能写出有思想、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选“材”选“材”...